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科学素养,系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既能在流通领域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货运代理等相关工作,又能适应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人才。
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管理方法、技巧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承担中职教育中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
3.掌握物流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与物流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8.具有相应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9.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干学科 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组织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见习、顶岗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标准学制4年 弹性学制3-6年 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总学时总学分构成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周)
| 学时
| 学分
| 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课程
| 公共必修课
| 11门
| 724
| 39
| 22.9%
|
|
公共选修课
| 3门
| 90
| 6
| 3.5%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
| 14门
| 709
| 44
| 25.9%
| 部分课程含实践(实验)
|
专业选修
| 15门(左右)
| 512
| 32.5
| 19.1%
|
职业教育课程
| 基础课程
| 5门
| 160
| 10
| 5.9%
|
|
教师专业能力课程
| 5门
| 66
| 4.5
| 2.7%
|
|
实践类课程
| 入学教育
| 1周
|
|
|
| 第1学期
|
毕业教育
| 1周
|
|
|
| 第8学期
|
生产劳动
| [48]
|
|
|
|
|
健康教育
| [4]
|
|
|
|
|
军事训练
| 1+[1]周
|
|
|
| 第3学期
|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 [4周]
|
|
|
| 假期进行
|
课程设计
| 2周
|
| 2
| 1.2%
| 第6学期
|
课程见习
| 6周
|
| 6
| 3.5%
| 第6学期
|
顶岗实习
| 8周
|
| 8
| 4.7%
| 第7、8学期
|
教育实习
| 8周
|
| 8
| 4.7%
| 第7学期
|
毕业论文(设计)
| 8周
|
| 8
| 4.7%
| 第8学期
|
创新实践学分
|
|
| 2
| 1.2%
|
|
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分配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学时
| 理论
| 研究性学习
| 实践(实验)
| 15周
| 18周
| 16周
| 18周
| 17周
| 9周
| 5周
| 5周
| 考试
| 考查
|
公共必修课程
| 2103GB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6
| 30
| 16
|
| 2
|
|
|
|
|
|
| √
|
| 注1
|
2104GB0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20
| 16
| 2
|
|
|
|
|
|
|
| √
|
|
2102GB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6
| 30
| 16
|
|
|
| 2
|
|
|
|
| √
|
|
2101GB001-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
| 92
| 60
| 32
|
|
| 2
| 2
|
|
|
|
| √
|
|
2106GB001
| 形势与政策
| [1]
| [80]
|
|
|
|
|
|
|
|
|
|
|
|
|
|
|
2105GB002
|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 [1]
| [38]
|
|
|
|
|
|
|
|
|
|
|
|
|
|
9201GB001-6
| 安全教育(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56]
|
|
|
|
|
|
|
|
|
|
|
|
| √
| 注2
|
2202GB001
| 大学英语(一)
| 4
| 56
|
|
|
| 4
|
|
|
|
|
|
|
| √
|
|
|
2202GB002
| 大学英语(二)
| 4
| 68
|
|
|
|
| 4
|
|
|
|
|
|
| √
|
|
|
2202GB003
| 大学英语(三)
| 4
| 60
|
|
|
|
|
| 4
|
|
|
|
|
| √
|
|
|
2202GB004
| 大学英语(四)
| 4
| 68
|
|
|
|
|
|
| 4
|
|
|
|
| √
|
|
|
1601GB001
| 公共体育(一)
| 1
| 36
|
|
| 32+4
| 2
|
|
|
|
|
|
|
|
| √
| 注3
|
1601GB002
| 公共体育(二)
| 1
| 36
|
|
| 32+4
|
| 2
|
|
|
|
|
|
| √
|
|
1601GB003
| 公共体育(三)
| 1
| 36
|
|
| 32+4
|
|
| 2
|
|
|
|
|
|
| √
|
1601GB004
| 公共体育(四)
| 1
| 36
|
|
| 34+2
|
|
|
| 2
|
|
|
|
| √
|
|
9101GB001
| 军事理论
| 2
| 36
| 34
| 2
|
|
| 2
|
|
|
|
|
|
| √
|
|
|
1507GB001
| 计算机文化基础(一)
| 3
| 72
|
|
|
|
| 5
|
|
|
|
|
|
| √
|
|
|
公共选修课程
|
| 人文社会科学类
| 6
| 90
|
|
|
|
|
|
|
|
|
|
|
|
|
| 注4
|
|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
|
|
|
|
|
|
|
|
|
|
|
|
|
|
| 艺术类
|
|
|
|
|
|
|
|
|
|
|
|
|
|
| 体育类
|
|
|
|
|
|
|
|
|
|
|
|
|
|
| 教育类
|
|
|
|
|
|
|
|
|
|
|
|
|
|
实践类课程
|
| 入学教育
|
| 1周
|
|
|
| 1周
|
|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 1周
|
|
|
|
|
|
|
|
|
|
| 1周
|
|
|
|
| 生产劳动
|
| [48]
|
|
|
|
|
|
|
|
|
|
|
|
|
|
|
| 军事训练
|
| 1+[1]周
|
|
|
|
|
| 1周
|
|
|
|
|
|
|
| 注5
|
| 健康教育
|
| [4]
|
|
|
|
|
|
|
|
|
|
|
|
|
|
|
|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
| [4周]
|
|
|
|
|
|
|
|
|
|
|
|
|
|
|
1901SJ001
| 课程设计
| 2
| 2周
|
|
|
|
|
|
|
|
| 2周
|
|
|
|
|
|
1901SJ002
| 课程见习
| 6
| 6周
|
|
|
|
|
|
|
|
| 6周
|
|
|
|
|
|
1901SJ0031-32
| 顶岗实习
| 8
| 8周
|
|
|
|
|
|
|
|
|
| 4周
| 4周
|
|
|
|
1901SJ004
| 教育实习
| 8
| 8周
|
|
|
|
|
|
|
|
|
| 8周
|
|
|
|
|
1901SJ005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8周
|
|
|
|
|
|
|
|
|
|
| 8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开展一种教学形式,包括网络性教学(8学时/门·学期)和研究性教学(8学时/门·学期),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1学分,80学时,《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1学分,38学时,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
注2:《安全教育》课程2学分,总学时56学时,其中安全教育内容学时为24学时,开课时间安排在1-6学期。每学期授课2次,分别于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开设,每次2学时,学期结束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成绩录入学生总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时为16+16学时,16学时为教师课堂授课学时,16学时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学时。
注3:《公共体育》课程安排1-4学期开设,总学时144学时,其中130学时为课堂教学学时,14学时为学生自主拓展训练学时。
注4:本专业学生应修满6学分,其中要求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艺术(或体育)类课程中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
注5:军事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2周,分别于开学前一周和开学后一周进行。